中国民间艺术的主题与艺术题材

民间艺术 | 其它 / 作者: 2014-07-10 / 时间:2018-07-15 /3062℃

民间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创作、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其主题不外乎满足两个需求:一个是物用方面的使用功能,一个 非功利的精神上的审美需求。在民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几千年时间里,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农业生产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 人力资源,即人口的生产,这就是最大的生存需求,生殖崇拜、祈子内容、子孙繁衍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常见的画面和主题。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是源于生产力低下时 代对自然和宇宙力量的崇拜。民间艺术的主题和内涵都是围绕趋利避害、求吉纳祥的心理需求来展开的,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精神需求,既有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也有愉悦精神的审美活动,所以人的一生中各个人生礼仪都少不了民间艺术的陪伴,与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有关的一切活动和场所也离不开民间艺术的参与。民间艺术就是希望的艺术,是吉祥的艺术,是充满生命力的艺术。

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趋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民间艺术的功能总的说来,就是美观和实用相结合,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也美化了生活环境,更满足了人们寄托情感、表达敬意、爱恋和娱乐的精神需要。是美用合一的完美体现。
从日常生活中的器物来看,农业生产工具、渔猎养殖工具、手工工具、餐饮厨炊用具、起居生活用品等各种器物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同时,也被创作者经过彩绘、雕刻、染色、凿刻、编织等手段,进行了美化。

在海南岛黎 族地区保留着较为古老的制骨工艺,骨器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物,也曾是人类继木器、石器发明之后又一重要发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黎族骨器中的骨簪、骨梳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骨器的种类有用于掘土、除草、除灰、食具的骨铲;用于收山栏稻的骨刀;用于脱取山栏稻谷的刮器;用于 纺织机的纬刀;用于织鱼网的骨梭;用于刺鱼的骨镖;用于美发、固发的骨簪;用于装饰头发的骨梳;用于装饰和避邪的项链等。

餐饮厨炊用具中的碗、盏、碟、勺、筷、茶酒具等各种器物;起居生活用品中的灯、烛、枕具、帽筒、花瓶、镜架、扇子、 暖炉等大大小小的对象,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物品。民间的各种器物质朴而且实用,其造型、彩绘、雕刻等装饰,具有极大的亲和性,也是美用合一的实用型艺 术品。
在乡间的农家,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充满乡土气息、朴实可爱的储物缸(有的用纸浆造成,上绘吉祥图案)、食盒、壶盒、烟 具、食器饮具、土陶碗、青花盘、调料盒、诸物罐、油灯、梳篦、具有美感造型的农具,等等。可以说,人们生活在艺术的氛围之中,目力所及之处,都充满了质朴 的美,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本身。无处不在的民间艺术陶冶着人们的性情,也培养着一代代中国民众审美的眼光。

民间艺术主题:


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中国农耕文化模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劳动力和人丁有很大渴求。生殖崇拜表现的方式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乞子活动。它发源于原始人的生殖信仰,并成为人们观念中的一种定势。在古代,祭祀高禖这一生殖神十分隆重,足见人们对子嗣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儒家观点之一的「孝」行强调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们对子的渴望已不仅表现于对古老的送子之神「高禖」──女娲和伏羲的祭祀之中,它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心理根植于人们心中。后来,道教和佛教、民间地方神灵也都生发出送子职能,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张仙、佛祖、观音娘娘、送子娘娘、妈祖等等,他们的庙宇遍及全国各地。

甘肃的公刘庙(周公庙),河南浚县、淮阳、嵩山、山西平遥双林寺、代县、河北新城白沟、天津「天后宫」(妈祖庙)、北京白云观等至今仍在诸神生日那天祭祀供奉或举行「拴娃娃」活动。 民间艺术大量作品都是以表现生子和送子主题的,各种泥捏彩绘娃娃、扣模泥娃、布娃娃、纸祃(印有送生娘娘像)银牌刻制娃娃,其他材料做的娃娃如石膏娃、纸浆娃、画塑娃娃、乞子画符等都在庙会上常能见到。
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是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二的河南淮阳人祖庙会。庙会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祭祀人祖伏羲,触摸象征女性生殖器的「子孙窑」,买回象征子嗣的「泥泥狗」供在家中,以求生儿育女。天津天后宫的祭祀妈祖庙会上,前来乞子的人烧香祭拜后,要拴回一个「娃娃大哥」彩塑童子像(俗称「大阿哥」),作为家中子嗣中的老大,并希望他能够为乞子人家带来老二、老三。甘肃公刘庙、山西双林寺庙、代县杨家祠等,都是以泥塑偶人、面花、布娃娃等物进行乞子的庙会所在地。西北地方剪纸艺术中的抓髻娃娃是一种生育巫术的表现,大量的民间艺术中的鱼鸟纹样、乞子所用的娃娃──泥娃娃、布娃娃、银或铜、铁娃娃像和各种面塑、剪纸及其他艺术品,都具有生殖崇拜和乞子的意义。
宗教信仰

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是综合性极强的一种准宗教,原始宗教的成分占了大部分,既有巫术、占卜、禁忌内容,也有植物、动物等的图腾崇拜,也有鬼神和祖先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宗教又融和了传统文化的儒学、道教和外来佛教,内容极为广泛。人们祭祀风神、雨伯,五路财神、五方神圣,祭祀福禄寿三神和各类神灵,祭祀佛道两教中的一切神灵,如关公、佛祖、福禄寿三神、五方神灵等,也祭拜儒家先哲和圣贤如孔子、老子、岳飞等 这些被认为是具有神性的人格神。民间宗教虽然不是严格的一神教,但它以实用主义和满足心理需求为特点,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民众的生活和习俗之中,又在相对 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在不同时代依人们精神需要而发生变异,有的被淡化、异化,有的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得以发展,有很多民俗活动都 是民间宗教弱化或转化而来的。

许多民间艺术,都与民间信仰和巫术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巫术偶像、神像绘画,甚至像风筝这样今天看来纯属娱乐的玩意,早期也是用来散灾去病的巫术工具。农历三月三日是民俗中放风筝的 日子,人们认为随着风筝线的剪断,病痛和秽气会随风而去。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自身力量达不到目的的时候,人们总要寻找某种精神寄托,便想借助想像力和 外力来帮助自己实现目的,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对世界的扭曲的观念式的把握。民间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存在,就生存于这种观念和心理构 成的特殊时空里,所以认识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很重要的。

岁时节令

岁 时节令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令中的民间艺术反映了社会在时间运行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人们的观念与情感。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社会,在漫 长的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岁时节令中的各种农事节日和基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信仰而产生的各种节日,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汉族为 例,则有农历新年到除旧布新的除夕之夜的众多节日。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每个月份都有一个中心的节令活动:正月春节、立春、元宵灯节、天仓(填仓)节;二月二龙抬头、淮阳人祖庙会;三月份清明节、寒食节;四月初八浴佛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乞巧节、七月十五鬼节、「盂兰盆」会;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十月至十二月间「冬至」日、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俗称小年),三十除夕守岁,等等。接连不断岁时节令(这里不包括一些地方特有的节日和政府规定节日,也不包括诸神祭日和民间庙会),把民间艺术由年头至年尾贯穿了起来。

由古代到近代,有些传统的年节时令庆祝活动发生了某些形式上的改变,但人们的心态和初衷却是共通的。驱邪消灾、除病 却鬼、迎吉纳祥、富贵荣华、多子多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纪念先贤、祭祀祖先、教育后人、从良向善、忠孝节义、互助互爱等愿望,都是各种节令民俗和民间 艺术的深层文化意蕴。
辟邪祈福

民间艺术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辟邪祈福、趋利避害。在自然条件恶劣,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和战乱等时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对神灵的信仰和对自然的依赖,使得人们对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驱魔逐害的神灵充满了敬畏之情。每逢节日或神的生日,必将在神位祈祷或张贴神像、供奉神像,或以吞口面具和辟邪葫芦、照妖镜一类器物等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如新年贴的门神、年画、各类神像,家中的镇宅狮子、瓦猫等都表达了迎祥纳福、祛病除灾的心愿。钟馗像是最常见的镇宅驱鬼的神像,常贴在后门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神灵的信奉程度降低了,各种吉祥画和神像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点缀和装饰节日的环境,但祈福辟邪的意趣仍然在其中保留下来,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常见的万年如意、天官增福、麒麟送子、摇钱树等都是这类祈福吉祥画。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传诵是最为普遍的大众娱乐,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人类有了语言以来,就有了口头传说的故事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民间故事就是凭着人们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流传和保留下来的。有了文字记载后的史书中,也记载了大量的民间传说、神话、传奇。
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著名的「说书俑」这类表现说书人生动传神的说书表情的杰作,说明那时说书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到了宋代,《东京梦华录》 一书中已经有了「勾栏瓦肆」这样的可供说书、看戏娱乐的专业场所的记载,可见民间文学的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民间故事已然成为最为普及的市民艺术了。元明 清以来,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为民间故事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元曲、插图版画和绣像小说、戏曲表演的内容很多来自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他 们被谱曲、编辑、整合、改编,成为各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内容,民间戏曲、戏出画、彩塑、建筑彩绘、石木雕刻等内容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历史悠久,延绵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山海经》、《搜神记》、《封神演义》、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其题材和内容都包含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内容,更不用说遍及全国的各民族各地的民间故事了。

在没有现代传媒形式的传统社会,民众就是靠着各种渠道得来的民间故事和文学内容来教育自己和后代的。民间故事是中国 重要的口传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它教人们从良向善,爱国爱家,给人们真善美的启迪和教育,如年画《孟母三迁》,讲的就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 学习氛围,让孩子努力学习,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的故事,至于传统的「二十四孝」(讲的是历代孝顺父母的故事,宣扬一种孝与慈的传统观念)、「老鼠娶亲」(讽刺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各地都有,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人生仪礼
民 间艺术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和各个岁时节令中,它的重要功能之一还在于它是人生仪礼的陪伴物,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寄托和安慰。从群体角度看,一年 之中四时八节都离不开民间艺术。从个体角度看,民间艺术的作用亦同样重要,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从在母腹中孕育之前,便已有了以小泥娃娃等民间艺术品为媒介的乞子仪式,即使在现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当今 社会,「拴娃娃」习俗依然存在于农村相当多的角落。妇女怀孕后,一系列禁忌和胎教活动也随即开始了,婴儿满月和周岁也是民间艺术品汇萃之际,各种绣花衣、 鞋帽、花馍、贺礼齐集于得子人家。成长过程中,又有成丁礼,12岁或13岁是人生一站,届时有特殊的生日仪式,长命锁是必备之物。从婴儿成为青年,各种儿 童玩具伴随着孩子们。恋爱结婚中的风俗和仪礼,又是一次民间艺术的展示会,仪仗饰品、洞房布置和女红活 计把人们带向风格不同的民艺世界。庆寿仪式和丧葬仪式,这两个人生的重要时刻,更少不了民间工艺美术的点缀和伴陪,庆寿吉祥画、寿糕花馍等是晚辈向长者表 现孝心的传达中介;而丧葬纸扎、剪纸和棺罩、送葬仪仗及陈设,又是生者与死者沟通的载体。人的一生,从民间艺术开始,又以民间艺术结束。



→ 名字网微信公众号:【roudingdiy】 ←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间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处理。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可联系本站购买商业服务。
相关专辑:清朝服饰
相关阅读
排行
清朝服饰蓝色织锦缎挽袖女袄系列清代汉族女子蓝地马面褶裙、百褶裙马面裙清代女性服饰 三蓝绣云肩对襟、女褂系列清代民间女子黄地彩绣花马面裙百褶裙图片清代民间汉人女子真实衣着形象清代胭脂红地绣花百褶裙、马面裙系列图片清朝平民女子服饰 天蓝色刺绣对襟女褂系清代服装花纹图案—蓝白条提花绸盘福寿纹清代汉族女性服装 绿缎彩绣马面裙图片大清朝宫廷女子服饰 清代粉地花卉纹刺绣荷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