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中褪色的老行当—剃头匠

流金岁月 | 老行当 / 作者:小丁丁 / 时间:2015-09-10 /1678℃

记忆中,我曾梦过那条老街,那时一张张老旧的人力自行车还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在路上匆忙走过,年幼的孩子还在街边嬉戏玩闹,年轻力壮的成年男女搬运着种类繁多的货物,年迈的老人三五成群的在墙根的屋檐下掷着骰子,玩着桥牌,一声声吆喝还回荡在我的耳边,一点点的印记却已在记忆中褪色。

【美文朗诵】解放双眼听美文!

谢师傅的理发室,招牌已经褪色,看不出名字。

谢师傅1971年开始理发,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

谢师傅手中的吹风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谓“古董”。

谢师傅介绍,理发的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从小就在她这里理发。

谢师傅的理发室,男女老少的顾客都有,大家都信赖她的手艺。

四十多年的理发椅

梳头发刷子毛都已经随时间变短

四十年陪伴谢师傅的理发工具,剃刀从很厚变成很薄,凳子也从新到旧。

在昭通牛角湾的一个小巷中,沿着小道走入小巷深处,曾经的街边小摊已成为间间门铺,但是,那最初的老行当技艺还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间不足30平米的门铺,门口的招牌都已经褪色得看不出名字,她就是40多年的活招牌。一张老旧的理发椅就放在店中央,两面宽大的镜子相对而镶嵌在墙壁中,墙边还放着一排小凳子,供等待理发的客人们暂坐,泛黄的瓷砖述说着这些陈旧技艺,瓷砖上的一缕缕断发回忆着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

这间店是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谢师傅告诉我们她理发已有40多年了,国营改制,上门理发的全是老顾客,老中青的顾客都有,只要他们能说出的样子,谢师傅都可以剪,有的顾客从小就一直在这剪头发,剪了40多年。南门、机场那边的老顾客都会打车过来,生意很好,特别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收入好几百,她说本来就有退休工资,理发是不舍得丢的老手艺,也是“混日子”的方式。

71年的昭通带着最古朴的美,国营的理发店里迎来了一批新学员,这些不足18岁的稚嫩脸庞带着不愿的神情,幼小的心灵带着一丝丝担忧。在这个理发会被看不起的年代,28个孩子开始了3个月的基本功练习,教他们的老师都是外地请来的剃头匠,谢师傅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她接下了老师手中的推剪和剃刀时就开始了她的理发生涯。谢师傅一开始就在黄演街的前进理发室,一剪就是30年,之后到了西街的人民理发室,几经辗转,在国营改制后的谢师傅就用自家的店面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室。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也不是这么简单的,过去的剃头匠都要必备10般技艺:梳、编、剃、刮、掏、剪、染、补、结、舒,现在懂得人也不多了,也就没这么讲究了。特别是刮脸,不仅要刮得干净,而且还要舒服,先在脸上抹上一层肥皂泡沫,再用刮胡刀将表面的胡须刮干净,然后用热毛巾热敷一段时间,最后再用另一种刀具将胡须根部做更细致的清理,这样刮完之后,通常三四天摸不到胡子茬,非常干净,而现在的刮胡手艺已经大不如以前,通常第二天就能摸到胡茬。“这些技艺现在都没有人学了,也没有人愿意学了。”谢师傅微笑这告诉我们,她收过3个徒弟,之后她也不想再教了,接着谢师傅向我们展示了她用了几十年的理发工具,3把老式电推剪,1把谢师傅的老师就开始用的手动推剪,一个吹头发不会发出声音的吹风机,4把原本很宽,时间久了已经磨薄了的剃刀,看见这磨薄的剃刀,谢师傅笑着说:“这都是她的老伙伴了,真是铁棒磨成针呀。”谢师傅的店还延续着以前剃头店的摆设,传承这古老技艺的魅力。

“操世上头顶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古老的技艺还在心里,十指的温柔还在延续,细致的活儿还在传承,这些“老土”的技艺都快消失,当年的发型已被五颜六色的新鲜发型代替,但不变的是老匠人对生活的向往,执着和对往昔的记忆。


图片/陈显泽 王凯 配音制作/王凯 图文编辑/金昌文 辛乐一 张绍珊

→ 名字网微信公众号:【roudingdiy】 ←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间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处理。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可联系本站购买商业服务。
相关阅读
排行
以女为上 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东北二人“四川泸州油纸伞” 的第七代传承人余万在记忆中褪色的老行当—剃头匠镜剑符咒走江湖—驱邪有道的江湖法事剃头,修面,掏耳朵—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最热